【教科】我院师生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 2025 学术年会

  

  2025年10 月 17 日至 19 日,我院师生奔赴北京师范大学,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2025学术年会。本次年会以 “智创未来:学习科学与智慧教育新范式” 为主题,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,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主办,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。年会设置主旨报告、圆桌研讨、8 个子会议及 12个工作坊,覆盖学习科学前沿领域。姜淞秀老师、刘兴宇老师及王凤前、范梦慧和熊锦宁三位硕士生同学参加此次会议,3位研究生在教育神经科学分会场进行了学术汇报。

  王凤前呈现了题为《教育神经科学研究-实践伙伴关系的挑战和应对》的综述论文汇报。研究总结了教育神经科学理论在研究-实践伙伴关系中的应用,包括神经可塑性理论以及相应的实践案例,提出应对理论转化和实践情境困境、跨学科沟通与协作障碍等挑战,应构建系统化的理论-实践协同转化框架,优化跨学科协作机制,强化相关能力建设。

  范梦慧的汇报题目为《教育神经视角下消极情绪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》。研究整合检验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策略的即时及长期调节效应,发现高唤醒消极情绪经杏仁核-前额叶低连接削弱抑制控制,显着提升恶意创造力新颖性与流畅性。揭示“情绪-脑-创造力”路径,为校园情绪调节课程、教育神经反馈培训及家校协同干预提供精准靶点,服务于遏制恶意创造力、营造积极教育生态。

  熊锦宁汇报了《自豪感对估算策略转换影响的神经机制研究》的实证研究论文。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(贰搁笔蝉)技术发现,学业自豪感诱发笔3波幅增强,显着提升认知灵活性与估算策略转换效率。该成果为将情绪调节融入数学教学提供脑科学依据,提示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和领域中追求卓越,以激发其学业自豪感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。

  我院研究生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展现了我院研究生在教育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,加强了与全国教育神经科学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协作,促进了我院学习科学与智慧教育的融合创新。

  (审核 王瑾)